一、美洲地區:關稅升級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
美國港口費政策正式落地,港口費新政正式生效(10月14日)
●對中國船東/運營商:按船舶凈噸位征收港口費,2025年起為50美元/凈噸,逐年遞增至2028年140美元/凈噸。
●對中國建造船舶(非中國船東):每凈噸18美元或每集裝箱120美元,擇高征收。
●對非美造汽車運輸船:每輛車收取150美元。
以13,000TEU集裝箱船為例,中國船東2025年需繳納300萬美元,2028年將高達840萬美元。
美國藥品、卡車、家具關稅正式執行(10月1日)
●所有品牌或專利藥品:100%關稅(除非在美建廠并已開工)。
●進口重型卡車:25%關稅。
●廚房櫥柜、浴室洗手臺及相關建材:50%關稅。
●軟體家具:30%關稅。
墨西哥將于10月20日批準政府對亞洲的關稅政策
●墨西哥經濟部長宣布,政府計劃于10月20日批準對亞洲國家的關稅政策調整,該措施覆蓋汽車、紡織品、家電等中國優勢出口領域,但將美加兩國排除在外。
阿根廷宣布將豆類出口關稅降至零,限期限額
●阿根廷政府宣布自2025年9月23日起至10月31日(或出口額達到70億美元),暫時取消大豆、豆粕、豆油、玉米和小麥等農產品的出口關稅。
●稅率調整:大豆出口稅從26%降至0;豆粕和豆油出口稅從24.5%降至0;玉米出口稅從9.5%降至0。
二、歐洲地區:綠色轉型與海關便利化并行
歐盟:碳邊境調節機制簡化與數字化海關 碳邊境調節機制簡化流程
●自10月起,年進口量50噸以下的中小進口商免予申報。
●非歐盟企業可通過CBAM平臺直接上傳排放數據。
●過渡期內僅需提交報告,2026年起正式繳費。
海關自動化與數字化
●歐盟成員國同步推進單一窗口系統和AI風險評估模型。
●德國、荷蘭等國試點區塊鏈技術處理貿易單據,清關時間縮短至48小時內。
三、亞洲地區:區域合作深化與監管趨嚴
中國:稅收優惠與海關監管優化
1、稅收優惠政策
●企業改制重組印花稅豁免:10月1日起取消國企限制,民企同等享受改制重組印花稅減免。
●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:對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%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。
2、海關監管優化
●海關總署修訂《行政處罰裁量基準》,新增"初次違法免罰"清單,為24個月內同一檢驗檢疫業務領域的首次違法提供容錯空間。
3、RCEP深化合作
●中國與東盟完成自貿區3.0版談判,新增數字經濟、綠色經濟條款。
●RCEP原產地規則進一步簡化,區域價值成分計算方式優化。
4、九部門出臺13項政策促進服務出口
●商務部等九部門近日印發《關于促進服務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》的通知。通知提出13項具體措施,包括增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撬動作用、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等。
東南亞國家:原產地規則收緊與反規避調查
泰國原產地規則收緊
●10月成立特別工作組,重點核查太陽能電池板、汽車零部件等產品。
●區域價值成分門檻從40%提升至50%,加強對中國進口零部件的審查。
越南反規避調查
●9月18日受理對中國熱軋板卷的反規避調查,可能擴大現有23.10%-27.83%的反傾銷稅范圍。
馬來西亞統一原產地證書簽發
●10月起,對美出口原產地證書統一由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通過電子平臺ePCO簽發,禁止商會代發。
印尼限制棕櫚廢料出口
●10月起禁止出口棕櫚油廠廢水和高酸棕櫚殘渣,以保障國內生物燃料和食用油供應。
菲律賓準備延長大米進口禁令并考慮提高大米關稅
●當地時間9月24日,菲律賓政府表示可能會延長為期60天的大米進口禁令,并提高進口大米關稅,以保護當地稻米產業。為期60天的大米進口禁令已于9月1日生效。
東帝汶10月將正式加入東盟
●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9月23日在訪問東帝汶時表示,東帝汶將在10月舉行的第47屆東盟峰會上正式成為東盟第11個成員國。
四、中東地區:貿易便利化與安全申報強化
沙特:預清關與托盤化要求
●艙單提前提交:10月29日起,海運進口貨物需在裝船前提交艙單和報關單,完成預清關。
●托盤化強制規定:所有整柜貨物必須在裝運港打托盤,未托盤化的20英尺柜罰款267美元,40英尺柜400美元。
阿聯酋:反恐預申報強化
●10月起,船公司和貨代需在裝船前24小時提交中轉、過境貨物數據,多層貨代單需層層申報。
阿聯酋批準新經濟集群政策以拓展全球市場準入
●阿聯酋內閣周三批準制定《國家經濟集群政策》,旨在提升產業競爭力、拓展全球市場準入渠道,并每年為國內生產總值貢獻逾300億迪拉姆。該經濟集群政策預計將在未來七年內使阿聯酋外貿額增加150億迪拉姆,涵蓋金融服務、旅游酒店、航天、通信與數據分析及食品等關鍵領域。(文章來源:錦SHOW跨境)